社区卫生服务调研(收集3篇)

时间:2024-08-06 来源:

社区卫生服务调研范文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人力资源

1.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的概念和内涵

1.1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响,主张实行

1根据我国卫生部等十部委在1999年7月发表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中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为: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7]。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

1.2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公平与效率问题卫生资源配置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社区倾斜,才能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这是世界公认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总体而言,近年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虽采取了一定的倾斜政策,公平性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我国区域间的卫生资源总量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卫生资源拥有量差别较大,城市卫生资源相对过剩,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40]。区域内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呈“倒三角”状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充分,影响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社区卫生服务每千人口医生数和每千人口护士数,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在欠发达地区,一方面存在每千人口医生数较少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存在平均每人每年诊疗次数及每千人口每年住院次数相对较低、医生的工作效率不高、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低下的情况。也就是既存在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同时还存在功能性效率问题意义[8]。

1.3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根据《2006中国卫生人力报告》的分析,卫生人员的总量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为快速发展期,60年代停滞不前,70-80年代快速发展,每年递增15万人,90年代后则缓慢发展,增长速度放慢[42]。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恰恰是在90年代末期才产生的。卫生部基妇司司长李长明曾经提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几个难点中,有一条就是关于人才问题:人才受多种因素影响,城市基层卫生人员总体素质较差,观念陈旧,知识匮乏,技能欠缺,学历层次低是基本因素,亟须提高基层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进展

目前吉林省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通过现有城市卫生资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调整和重组建设而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以长春市为代表的一级医院或原有社区卫生服站,通过增加房屋和扩编等方式转型而来。这种类型主要是房屋、资金和人才短缺。

2.2原有区级医院全部或部分转型进入社区,这些机构房屋基本可以满足,但人员较多,分流困难,适宜社区工作的人才少。

2.3依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预防保健科,通过院内资源调整扩张,这类机构房屋调整基本到位,人员有一定基础,但是在如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资源共享和相对独立问题上存在体制问题,实际上是社区卫生与医疗在如何享有公共财政政策方面的矛盾。

这类机构房屋调整基本到位,人员有一定基础,但是在如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资源共享和相对独立问题上存在体制问题,实际上是社区卫生与医疗在如何享有公共财政政策方面的矛盾。

结论

1.吉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基本公平

2.政府应健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

3.有效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4.扩大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用房

5.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培训,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调研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以适应城市人口老龄化、疾病普变化、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医学模式转变及满足群众卫生服务需求。配合搞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进行,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方便、有效、快捷的全程、全方位服务,为十个五年卫生改革计划建立完善、规范的社区服务体系打好基础。

二、组织领导:

1、执行主任负责制:行政主任为服务中心的法定代表人,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带领中心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保证政令畅通,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社区服务站必须服从中心管理,遵守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3、为了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完善服务功能,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度,经研究决定由副主任陈同志分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下设办公室,由刘同志任主任,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具体负责指导社区卫生各项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由中心主任提名,中心办公会讨论通过后,该负责人将主持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面工作。

4、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服从中心的直接领导,抓好本站的二级管理: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行业新风并做到文明行医: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履行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得夸大或隐瞒病情,做到依法行医;加强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的身心健康;加强医疗服务理念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改善服务态度。圆满完成中心交给的公共卫生任务及医疗业务指标。

三、基本条件及设置标准:

1、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区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网点的建设和发展,根据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经区卫生局批准,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辖园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城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玉泉社区卫生服务站、宇济社区卫生服务站。

2、服务站性质:非营利性,属中心派出机构,由中心统一管理。

3、科室设置:科室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设立全科诊断室、注射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等,有条件可设妇检室、换药室。有符合为社会服务的器械、设备、通讯工具等。

4、人员:各社区服务站配备6名工作人员,最低要求5名专业技术人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1名主治医师担任负责人,(特殊情况除外)并做到三证齐全,即《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毕业证。

5、制度齐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全科医生管理制度,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全科护士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物价公开、巡诊制度、患者监督岗位制度、服务功能齐全、减免项目分开等。

四、社区卫生服务基本任务:

全面落实完成局社区办、中心制定的年工作计划。社区卫生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主要从事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饮食卫生、职业心理学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建立健全各类疾病档案及老年保健、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老年宣传活动。对慢性病防治如高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症等及肿瘤、慢阻肺、轻症精神病人及恢复的伤残人员,孕产妇等要建立专案管理,根据社区慢性病管理要求定期上门访视。尽心尽、尽职尽责搞好双向专诊和院前急救,开设家庭病床等。

五、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办法:

1、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条例、卫生体制改革办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实施细则及各项规章制度。

2、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全面服从该站站长的分配、安排,听从指挥,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如违者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有权辞退,中心在本年度内不安排工作,作待岗处理。

3、社区卫生服务必须按照(孝南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分标准)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的各项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档案和各项制度。定期举办健康教育和各种宣传义诊活动。按照中心各站区域图全面开展建档工作,并按确定的慢性病档案管理,同时将档案全部输入微机管理,形成活动档案。

4、各卫生服务站的药品由孝感市中药材公司统一配送,各站自把价格关、质量关,严禁私自采购药品,如发现一起,除没收药品外,并处罚款200元。统一税务发票,由中心统一结算。

5、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收全部进入中心帐户,实行统一管理,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各站单独核算,根据各站的位置不同,经营成本不同,业务收入不同等情况,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帐目日清月结。违者发现一次罚款200元,发现三次以上或有病友举报作贪污公款处理。

6、根据各社区历年业务收入情况,制定任务:﹙1﹚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33万元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要达到14600人次/年,完成该社区55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55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860人的工作。﹙2﹚园林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29万元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要达到12775人次/年,完成该社区60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60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1300人的工作。﹙3﹚城西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26万元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达到12775人次/年,完成该社区58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45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750人的工作。﹙4﹚玉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6。5万元业务收入,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门诊人次达到3650人次/年,完成该社区30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30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700人的工作。﹙5﹚宇济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10万元的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达到4745人次/年,完成该社区30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32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600人的工作。

7、各卫生服务站的工资由责任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人员工作量的大小发放,要体现公平、公正、奖勤罚赖的原则。?服务站站长根据工作需要有业流水1%的开支权?。同时站长享受科主任津贴待遇。

8、中心有权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站进行检查和指导,督促各社区卫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生服务站工作。如不服从中心管理办法或不能完成中心下达的任务,中心随时更换该站站长及该站工作人员的工作。

9、中心及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违反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或人为责任过错(如用药不当,齐量不对,配药配错,医护人员擅自离岗等)造成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由该服务站相关责任人全部承担,中心不承担任何经济陪偿及法律责任,对不可预见的医疗意外发生的费用采取风险共担,该服务站承担40%,中心承担40%,其它服务站共同承担20%。

社区卫生服务调研范文篇3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社区居民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1-02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对人群传染病、职业病、公害病、地方病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生存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进行综合性预防和治疗。公共卫生服务的最终目的在于确保社会全体成员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之能平等地获得基本的健康权利[1]。

目前,国内有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对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妇幼保健[2,3,4]、传染病防治[5,6]、慢性病保健[7,8]、及健康教育[9,10,11])的需求,内容涉及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率、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知识获取方式、服务方式以及需求的影响因素等。研究认为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是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12],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对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需求有明显影响[13,1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无论在服务的项目上还是服务方式上与人们的需求均存在着一定差距。为了解某区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进行此次调查,为开展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性资料。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苏州市某区所辖的4个城市街道的居民,均在社区生活至少1年,且自愿接受调查者,样本人群为500人。

1.2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采取自填问卷法收集资料。该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免疫接种、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突发公卫事件处理、健康教育、社区卫生诊断、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对每份调查表进行检查、核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补充。

1.3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资料经整理、编码和复核后输入计算机,应用excel2003和SAS6.12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65份,回收率为93%。人群的基本情况见表1。调查人群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全部人数的84.9%,可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城市社区中覆盖广泛。

3讨论

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求程度较高的是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项目,说明社区居民对于以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知度较高,需求亦较高,也反映了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的预防控制传染病功能认识较为深刻。杨兴华[12]等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对于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项目存在较高需求。本调查结果也表明,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项目需求程度也较高,提示随着居民健康知识的提高,其对预防控制慢性疾病的关注度较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应继续加大对慢性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加大慢性病防治工作力度。90.8%的社区居民愿意前往专门的慢性病干预机构接受服务,提示有关部门可以设置专门的慢性病干预机构,切实解决人们的慢性病管理的需求问题。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中得知,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是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慢性病患病情况、职业、家庭年收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其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此外,居民的职业状况较好、家庭年收入较高也提升了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水平。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该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加强免疫接种、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督等项目服务的同时,应积极拓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服务项目的内涵。并可根据情况开展妇女更年期保健、心理咨询、儿童智商测量等服务项目。要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健康知识,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和覆盖面,切实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林山,程晓明,周召梅等.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2):86-88.

[2]李景风,程巧云,刘喜凤等.社区妇女保健需求调查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4):424-426.

[3]曾红友,郭华,邱洁等.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妇女保健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304-3307.

[4]韩煊,洪琦,卢光进等.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儿童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1):61-62.

[5]程均福,张险峰,张瑜等.中小城市外来人口传染病防治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7,2(3):1-3.

[6]薛建斌,戴本南.城市外来居民传染病防治服务需求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53-54.

[7]田庆丰,崔留欣,韩萍.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区医疗保健需求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1):1120-1122.

[8]李迎春,胡传来,陶兴永.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调查[J].实用全科医学,2005,3(1):61-62.

[9]朱莉莉,马吉英.健康教育需求隋况调查分析[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4(1):43-44.

[10]莫瑞豪,陈虾,程颖莲.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67-68.

[11]庄芹,程晓呜,孙任苓.社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21):57-58.

[12]杨兴华,关静,梁万年等.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5:306-308.

[13]胡晓玲,李森,张开金.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3,5:41-42.

[14]曾小敏,宋艳艳,孙振球.城市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1,18(5):259-262.

作者简介:

顾勤明,男,江苏苏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工作单位:苏州市姑苏区卫生监督所。

【社区卫生服务调研(收集3篇) 】相关文章:

过年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05

精选写人的日记(整理1篇) 2024-08-04

精选笑猫日记(整理2篇) 2024-08-02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8-01

学游泳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8

我的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7-28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摄影助理工作总结(收集3篇) 2024-08-06

社区卫生服务调研(收集3篇) 2024-08-06

我病了作文(整理8篇) 2024-08-06